gototopgototop
“思维习惯”对成就拔尖人才不可或缺
作者:王红伟   
2017-07-01 11:24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叩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如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杰出人才的培养路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理由不率先作出回应。今天,我们不妨一起讨论一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希望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根源归结到体制和文化等客观因素上我不完全认同这种我认为原因或许在于我们对“习惯”的误解。

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确,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的成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如今,孩子的习惯培养已得到全社会及每一位家长的高度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家一直以来都把“习惯”养成单纯地解读为行为习惯的养成,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1.jpg

事实上,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礼仪习惯;(2)学习习惯;(3)健体习惯;(4)阅读习惯;(5)生活习惯;(6)劳动习惯;(7)卫生习惯;(8)安全习惯以及遵循《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一日常规》等。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都是行为习惯(规定动作)的养成教育。也就是说,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养成教育几乎没有涉及思维习惯的培养。也许在幼小的时候,有些孩子会因为提出问题或有“奇思妙想”而得到父母的赞许。但进入学校后,在教室的“星星榜”上又能找到几个“发现问题星”“发现有价值问题星”“想入非非星”“解决问题星”之类的与思维有关的评价呢?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多少问题都被老师告知不要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而最终不了了之。老师几经如此轻率的回答,必然熄灭那些有旺盛求知欲学子求知的火花,导致学生懒于思考,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一种怪现象:好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喜欢问问题,到了初中、高中就没有问题可提了,经过十几年这样的培养,定式思维习惯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储备着一定的能量,发挥巨大的力量,但它却成为阻碍我们求异思维的最大障碍。试想:我们的学子读到大学,到了三十、四十、五十岁,还能有多少问题可以提呢? 

如果,将“中小学生日常思维养成”列入日常教育教学常规活动当中。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创建“智慧校园”“生态校园”“绿色校园”“魅力校园”会成为“时尚”;教学评价也会由 “优质课”向“智慧课”转变;学习型教师会向智慧型教师转变;教室的“星星榜”上也会出现“发现问题星”“想入非非星”“智多星”等评价……不久的将来,全社会就一定能形成“思维”氛围,让“思维习惯”在每个人心中“生根”。

有人一定会说,难道“学习习惯”不是在培养“思维”吗?非也,事实上,我们已经习惯上把学习狭义地理解为:反复地模仿着练习。中国的基础教育在过分强调“勤奋学习、刻苦学习”的氛围中,对99%的汗水”相当视,却忽视了成为“天才”不可或缺的1%的灵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拙教育”。从而,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模仿秀”——“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长期对“习惯”的错误解读,形成了我国现有的教育理念,导致思维定式培养占据了空前的主导地位,使每个被动接受教育的学子坐上了“直达快车”,无暇顾及也不敢顾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无暇思考也不敢去思考更多的问题,即使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也会一闪而过。据统计,1977年至2008年32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远远低于社会预期,与诺贝尔奖无缘就是证明。

一支普普通通的铅笔和铅笔芯,令人不可思议地“写”出了令地球人都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值得我们深思。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多年来,我国本土一直没有自然科学诺贝尔奖产生!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有许许多多人都只知道诺贝尔奖是奖励那些有重大科学发明或发现,在某领域有杰出贡献者,却不清楚诺贝尔奖的另一个内涵是奖励“第一个改变人们思维——实现从不可能到可能”的人。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的发现正是这样。制备石墨烯的材料是透明胶带和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整个制备过程看起来相当原始,但随后,一系列惊人的事情发生了。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最薄的材料——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直径的石墨烯,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石墨烯比我们能想象到的最薄的东西还要薄很多。一层石墨烯的厚度只有0.3纳米,也就是说,如果能用石墨烯取代纸张来印书,那么一本《新华字典》那样厚的书,就会有100亿页。这么薄的材料,强度却异常惊人。假使做出一层像保鲜膜那样厚的石墨烯薄膜,覆盖在茶杯口上,要想用一支铅笔去刺穿它,那么铅笔的另一头必须站一头大象。听起来,以上这些描述都超出了普通人的思维。不仅如此,在海姆和诺沃肖洛夫首次分离出石墨烯之前,许多科学家都不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一种只拥有一层原子结构的材料。此前,根据物理学原理,科学家们认为,只有一层原子结构的材料非常不稳定,但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却对“不可能”发起了挑战。

2.jpg

我们的家长、教师早已习惯了“传授”,习惯了“权威”,习惯了“以书为本”,学生也习惯了“逆来顺受”。现实确实如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便是教师的话都对,书上的知识是没有错的,到了学校好好学习就行。这些反应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就是言听计从,不敢发表不同于教师或书本的意见,那样会被教师训斥或被其他同学嘲笑。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对此有所察觉,在开发思维潜能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已故著名教育家孙维刚老师,在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也在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进行着唤醒学生思维的尝试。他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题,分析每一事物。鼓励学生,一要提问题;二要提问题;三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时为此,他不惜设套诱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归一”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孙老师的开放性思维意识。他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启迪、引导学生,学生的多向思维进入了“快车道”,提高学生智力素质,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造就了每个学生“有一个强大的头脑”, 成为了“思维习惯”培养之典范,创造了素质教育教改奇迹。


新的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新创造、新发明风起云涌的时代;崭新的时代呼唤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具有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又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打破校内校外的界限,打破大小学的界限,打破学校社会家庭的界限广泛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从娃娃抓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错误的观念,尊重习惯的力量,正确理解“习惯”的含义,在培养行为习惯的同时,把思维习惯的培养列入教育教学议事日程,营造宽松、适宜学生成长的环境,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挑战,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培养,提供丰富多样的展示平台,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在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率和成功率。

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维”氛围,让“思维习惯”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好苗子才有希望自然成长,天才一定能“破土而出”,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摘自《唤醒教育思维——为每个孩子成就杰出奠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