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红伟
|
2017-07-15 10:20 |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读报告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汤玉璋 根据教育部教基二〔2011〕9号通知精神和委厅领导的具体要求,本人对《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认真地学习与研读。在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现作如下汇报: 一、新课标的主要精神 新课标很好地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和课程改革理念。《纲要》的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纲要》的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在新课标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都很好地体现了育人为本,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的纲要精神和课程改革理念。 新课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制定的教学指导文件,重新确立了“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定位,凸现德育特色。 新课标更好地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崇尚公平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公平正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在课程内容中将“我与家庭” 修改为“我的家庭生活”, 将“我与学校” 修改为“我们的学校生活”等,很自然地体现出学生是该课程的主体,让学生时刻觉得“我是小主人”,要肩负起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采用有效手段,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中涉及面广,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更好地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体现了“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的理念。 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更加强调以新课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这些都有利于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成长。 二、 具体修订内容 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进行调整、充实、完善、提高,并非另起炉灶,推到重来。 (一)关于课标结构的修改 新课标的结构与实验稿基本一致。删去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课程管理建议”一项。 (二)关于“前言”部分的修改 1.背景内容的修改 新课标除了对原来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之外,增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和“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的目的”。这样,背景内容的思路进一步明晰。 2. “课程性质”部分的修改 在前言的“课程性质”部分,主要做了两方面的修改: (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定位在:“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强调了“学生良好品德形成”是本课程核心。 (2) 增加了本课程的三个特征:综合性、实践型、开放性,并逐一加以具体说明,更具操作性。 3. “课程基本理念”部分的修改 (1)将标题“基本理念”修改为“课程基本理念”,这样定位更准确。 (2)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将原来几条“基本理念”做了更清晰、严谨的表述。如:原来的第二条“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修改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原来的第三条“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修改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这样,更加强调“社会化需求”和“德育实效性”。 4. “课程设计思路”部分的修改 “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主要在三方面做了小的修改。 (1)将标题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原来的标题“设计思路”究竟是课程的设计思路还是标准本身的设计思路不明确。 (2)删去了“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的板块图。 (3)完善了部分文字表述,进一步点明了课程本质的内涵。如:“一条主线”由原来的“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修改为“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说明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离不开生活的发展,是在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三) 关于“课程目标”部分的修改 “课程目标”中删去了“总目标”和“分目标”之分,把“分目标”的三点改成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这样更直接、明了。根据新时代对公民的新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调整、补充和完善。 1. 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 第二方面在“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方法”,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内容的第一条改为两条,并将原来的“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改为 “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原来的第二条改为第三条,并增加了“体会他人心情和需要”的能力与方法目标。 3. 降低了一部分知识要求,增加了“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等公民应必备的知识。 (四) 关于“课程内容”部分的修改 1. 这部分将总标题“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准确定位。 2. 对大标题做了修改。如:将“我在成长”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将“我与家庭” 修改为“我的家庭生活”, 将“我与学校” 修改为“我们的学校生活”,将“我与家乡(社区)“ 修改为“我们的社区生活”,将“我是中国人” 修改为“我们的国家”,将“走近世界” 修改为“我们的共同世界”等,这样修改,学生成了课程的主体。 3. “课程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将各部分的标题内容进行简化和明确化,并做了调整,对各年级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 4. 根据课程目标相应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根据党中央“十七大”精神和我国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懂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爱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5. 文字表述做了小修改,让表述更符合逻辑、更有条理、更简洁明确;让“课程内容”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五) 关于“实施建议”部分的修改 实施建议部分做了详细的、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 1. “教学建议”部分的修改 这部分主要是根据目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 教学建议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在教学建议中的教学方法提供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新增了一条“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要求根据需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并强调重视“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几种教学活动方式 减去了原来教学建议中的第四条“充实教学内容”。因为这项内容在前面的“课程内容”和“说明”中已明确反映和说明。 丰富和完善了教学建议中的几个标题和具体内容。如:将“全面把握课程目标”修改为“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关系”;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修改为“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修改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将“拓宽教学空间”修改为“因地制宜地拓宽教学空间”。而且每个标题下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2. “评价建议”部分的修改 (1)在“评价建议”的结构上增加了“评价的实施和反馈”,并且设置了四个具体指标。强调了评价“要真实、可信、公正、客观;要注重知行统一;评语既要简要、精炼,又要注意差异性、针对性;结果要及时反馈,且结果的反馈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操作性强。 (2)对原评价建议中的“评价的目的与功能”进行了结合与完善,目的更加明确。且增加了评价的原则 (3)评价内容中增加了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性评价; 3.“教材编写建议”部分的修改 新课标对今后教材编写的思想性和科学性进行强调,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生活需要,提出了“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心理需求和实际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 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部分的修改 这部分内容修改后条理更清楚、内容更具体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