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otopgototop
《可贵的沉默》教学案例
作者:王红伟   
2017-07-06 11:27

背景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爱、让学生懂得回报爱,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人生课题!而这一课题贯穿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必将使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熠熠生辉。
  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生活中得到了来自父母、亲人太多的爱。可是,他们是否懂得回报呢?《可贵的沉默》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向父母回报自己的爱的事。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这件小事,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理解和关爱。

  案例描述
  上课伊始,我首先设计了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小问题:
  “孩子们,你的爸爸妈妈给你们洗过脚吗?”
  “洗过的。”“当然洗过了。”孩子们七嘴八舌。他们也许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会突然问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一双双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很好。老师想知道,你们有谁给父母洗过脚呢?”我话锋一转,又提出了我的问题。
  沉默。教室里出现了我所预料到的沉默,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脸上写满了羞愧。
  “现在就请大家拿出纸笔,把你此刻心里的所感所想写下来。”短时间的准备之后,孩子们开始默默地以手写心。一会儿,就陆续有几位同学举手示意我写完了,还有的孩子已经站了起来,急于交流自己的作品。待同学们基本上完成之后,我让他们把这一份作业暂放一边,请他们打开课本开始通读课文。
  在熟读课文、简单地划分了层次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画出“沉默之时”描写孩子们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此刻他们的心理活动。
  一位学生站起来交流说:“‘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我觉得他们的心里正在想着老师的问题。”
  “不对,应该是没有反应过来。课文中的老师问得太突然了!”一个孩子站起来纠正说。
  “我觉得应该是羞愧吧。因为后面还有一句‘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沉默’就是长时间的不说话。是长时间,不可能反应不过来。因为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所以羞愧地沉默着。”一位伶牙俐齿的女孩子站起来反驳着。
  “同意”!“对,是羞愧!”孩子们异口同声。然而我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刚才的几位同学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这样吧,我们把表现‘沉默之时’的13、14自然段再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还能有点别的收获。”我微笑着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孩子们静静地读着。
  “老师,我有了新发现。14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请大家注意‘刚才追逐我的目光,此刻全躲开了’,这就说明他们心虚了。他们不是为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而羞愧,他们在为自己以前没有给你母祝贺生日而羞愧!”
  “对,还有内疚!”
  “能够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吗?”我提出了朗读的要求。孩子们认真的读着,他们在读中努力地表现一份内疚与心虚。我想,也许我还可以再来一点推波助澜。
  “你觉得此刻他们心里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读完之后,我乘机问道。
  短暂的思考之后,有的孩子举起了手。我示意他们中的一个站起来交流。
  “他们在想父母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呢?”
  “他们还会想下一次我可千万别忘了给爸爸妈妈祝贺生日。”
  “他们还会想我怎么从来没想到要给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呢?”……
  对他们的答案给予肯定之后,我让孩子们拿出刚才的习作练习再读一读:“妈妈为我洗过那么多次脚,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可是我回报给妈妈的却太少了……”
  “亲爱的妈妈呀,你为了我的成长呕心沥血,可我有时还跟您怄气,妈妈,您能原谅不懂事的女儿吗?”
  “妈妈这样疼我、爱我,我拿什么回报给妈妈呢?”……
  “老师,我知道了,课文里的孩子心里想的和我们刚才的心情是一样的。”
  “那好,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再来读这两段文字,看谁读得最好。”
  这一次,孩子们读出了真情实感;这一次,他们是在用心灵去感悟,用心灵去朗读;他们的神情、他们的声音里,都有一份深情在轻轻流淌……
  “请同学们再一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节课让孩子们学会了什么?”
  “懂事了!”“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会体贴人了!”学生们很容易地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
  “那好,知道这堂课的‘沉默’可贵在哪儿吗?”
  “知道。”“孩子们懂得了要爱父母”。教室里又是一片七嘴八舌。我由衷地笑了。
  “你是否也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呢?你此刻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
  “我想今天晚上就回家给妈妈洗洗脚。”
  “我要帮妈妈梳头,以前都是妈妈给我梳头的”。
  ……
  “把你最想为父母做的事做出来,就是今天的作业。”
  我结束了这堂课。

  分析与反思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对孩子来说,它是一篇“爱”的教育。爱有许多方面,让学生学会爱与被爱,可以说贯穿了教育的整个过程。这堂课一开始就制造了一份沉默,在孩子心灵上引起了一圈圈的涟漪;课文学习过程中,再次抓住最关键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通过分析词句、反复朗读,让孩子的情感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与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相联系,至此,孩子的心灵已掀起狂涛巨澜。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业的布置既是课堂的延伸,又是知与行的统一,将人文影响落到了实处。

 
Baidu
map